创作立场声明:时尚风向标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道:自然气候的变化决定着植物以什么样的种类出现,精神方面气候的变化决定着艺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在服装上,由于受到生活方式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满人的旗袍产生了汉化倾向,由入关前的质朴走入繁缛华丽,而这种体现封建等级的衣装形式最终和清朝一起灭亡,旧的旗袍款式与民国服装潮流分道扬镳,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趋时与创新的改良旗袍。很多表现民国时期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都以表示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这改变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博廓形的单一走向,鲁道夫阿恩海指出:形状,是眼睛所把握的物体特征之一…
旗袍它是一种将气贯于内的中装精髓与西方服装先进要素相契合,既保持了中国女性的含蓄、婉约,同时又体现了人体的自然曲线。在一种形式下诠释不同时代的风情,将东方的遮掩与西方的坦露诠释得恰如其分。
民国时期出现的旗袍领型主要为无领和立领两种基本形态。主要的结构就是领口线与领座的吻合关系,为了使翻领与领座对合,常常使用领座分割变形的技法,改变线型的形状。
清末民初的旗袍领型沿袭旧有满俗体制,为圆领口的无领形状,由于没有其他衣身平衡的技法作为辅助手段,挖领口就是衣身平衡的关键所在,领圈的位置与开口的高低直接影响衣身整体的对称、平衡状态。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圆领旗袍常常外配领巾,以作取暖之用。领巾是穿着衬衣时,在脖颈上系一条叠起来宽约二寸(6,7cm)、长约三尺(100cm)的绸带,绸带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段搭在胸前,左面的一端折入衣襟之内。
自五四运动以后,女性感到过高的衣领有碍于脖颈的活动,所以取消了领座,只保留领孔线,这也是最先在汉族女装袄中出现的改良,旗袍在此期间深受影响。领口线对于映衬人体的脸型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也会对于服装产生或凝重或轻松的视觉感受。由于没有领座的缝合,无领的旗袍结构需要包边(或称“滚边)的处理方法,传统镶滚的最初目的也在于此,用以防止面料脱丝。常常用斜丝45的缎面材质(现在常常用色丁布)进行包边处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贴边处理,依照领口形状裁成宽约4cm左右的贴边,与领口缝合。这种款式时兴了一阵子以后,在1921年又开始恢复有领,但领矮至四五分。此时的领子并没有停止变化的脚步,因时而异地先后出现了上海领方领水滴领连身立领等诸多变化。
袖型是服装款式的主要部分之一,分为连肩袖与外绡袖两种形式。中国传统旗袍是连肩袖设计,袖底缝与衣身侧缝连接而成,肩与袖为一条水平线,没有破缝处理,分为略紧和略宽的两种袖口样式。满族入关前的旗袍,最明显的特征是马蹄袖,也称箭袖。这是接于袖端末的一种功能设计,它可以向上翻着,类似于衬衫袖克夫;也可以向下覆盖于手面,取得保暖的效果,是清代贵族女性旗袍中的“礼服”。清末民初的旗袍受到了汉族女装宽博的影响,旗袍的袖子变得宽肥,并且镶接多层不同颜色的衬袖,出现了大挽袖、套花袖等款式。
这里出现了制约衣身平衡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肩斜,一个是胸省。这两点是中国传统服装中极力淡化的,传统女子崇尚的削肩细腰金莲足,被时髦女子的美人肩所取代,用垫肩重塑肩部的轮廓,颠覆了传统意义女性服装造型的走向。从结构上,也影响了胸省的大小,提高了袖山的高度。此时袖身的设计可以依据人体臂弯的运动趋势加入前势、弯势与扣势的设计量;在作为肘部曲面的细节可以融入省道,以便使手臂活动更为灵便;由于切割了衣身与袖子,袖山部位可以做增大容量的处理。装袖的出现使此时的旗袍样式更为多变,技术的进步承载了多样风格的变迁:这种服装版型又非常的显得性感妩媚。
传统的满族旗袍衣长至脚踝,民国初年,旧式满族旗袍袍身长度剪短至膝与脚踝之间,视位的高度沿袭旧制。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新式旗袍衣身较以往合体后,省却了四开衩,保留了两侧开衩,这时的两开视是走路的需要,衩位很高。四开叉的旗袍大家可能非常的熟悉,比较典型的就是街霸游戏里的春丽。双开叉就比较多了,汤唯主演的民国动作片就是双开叉的。
高开叉的旗袍以至于流行至今盘桓起伏于女子膝部与足部之间的那根旗袍高度线,配成音乐上一条最优美的旋律。分析服装的结构可以看出,旗袍整体的廓形呈现修长的外观效果,下摆纬度与高低的设定不仅仅是源自于审美变迁,更多的是来自于结构本身的制约,这种特殊的局限与开衩的高低密切相关。
现在对于旗袍的搭配最典型的穿法就是搭配高跟鞋。
旗袍长得能盖住脚面,如果不穿高跟鞋,走起路来就扫地了。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的开衩也越来越高。前后几乎开到了臀部。整件旗袍紧紧裹着身体,充分展现了女子的曲线美。伴随着旗袍合体程度的加强,开衩自然会不断提高,以满足走路、坐姿的需要,但是被位的高低受到人体自身形体的制约,从自然腰围线到臀部最丰满处的极致展示。
如果开衩位置高于腰围线到裆底的位置,就会走光,所以现在的穿法出现了一种在开衩处加蕾丝或花边的穿法,或者让开衩处露出打底蕾丝边。至于低叉就不利于行走,效果上就与职业包臀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