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表技术] 一些初涉名表世界的玩家,在买表时经常会因为品牌、保值、面子等问题纠结,从而举棋不定,或者错过自己看对眼的手表。所以我今天想说的就是,买表时,买自己看中的就可以了,不用过多在意额外的问题。下面我会逐一说一说,其中涉及到的品牌、保值和面子问题。
积家双翼陀飞轮
买表不用太纠结品牌。
我刚接触名表时,就想买“更高”、“更顶级”的牌子,以此能压倒其他的表。人难免爱慕虚荣,可以理解。在当时,网络不发达,获得手表信息,还是靠名表杂志。香港《名表论坛》杂志提出的“十大名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那一期杂志我现在还留着)。最简单的买表方法,就是买这10个牌子,10个牌子以外的,都不买。
百达翡丽万年历计时5270
后来,随着网络发达,认识的名表越来越多,进入国内的名表也越来越多。所谓的名表排名,就消失了,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举一些例子(比较典型的)比如:
公价起步价主要在十万以上的: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朗格、宝玑等。
公价起步价主要在几万的:劳力士、欧米茄、万国、沛纳海、卡地亚、宇舶、真力时等。
公价起步价主要在几千1万的:浪琴、雷达、美度等。
浪琴单钮计时表
在相似的定位、价格区间里,各个品牌之间的区别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区别只是各家的手表风格、样式不同。另外,以积家为例,积家公价4万多,有积家大师大三针。公价30万有积家双翼。公价百万有积家三问。可见一个名表牌子下面的价格跨度非常大,超过汽车品牌的价格跨度。主流名表品牌,各个牌子都有公价低一些的表,也有公价比较高的表。各个名表品牌之间价格重合非常多。在过去信息闭塞环境下,以所谓的品牌高低、排名来选表,已经完全不适合现在了。如果你看中一只表,觉得好看,但纠结所谓的品牌高低一二三(特别是在相同级别中),没有太大必要。
买表不用过度考虑保值。
首先,我直白的说,如果当生意的话,名表是可以赚钱的。比如,你以很低的折扣买到一只表,然后再以高一些的价格卖出去,就赚钱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表是不能撕膜、佩戴、拿来玩的。因为一旦自己玩了,就像新鞋下地,价值立马就下降了,换句话说,就亏了。
劳力士迪通拿116500
所以如果做生意,那么就好好做生意赚钱。如果你买来手表是为了戴、为了玩,那么就不用太在意保值问题。因为除了极个别热炒的手表,其它绝大部分手表,一旦上手,都会随着年份、损耗的增加,价值下降。有的下降多一点儿,有的下降少一点儿,市场主流名表间的折价幅度总体相差不大(不包括折价极大的冷门、小众品牌)。如果追求保值,那么能买的只有个别几个热炒的手表,其它手表都不能碰,这样就完全丧失了玩表的乐趣。我非常理解,但凡接触手表一段时间的玩家,都会或多或少了解到手表的行情和保值情况。从买喜欢的表让自己开心的角度,不要过度在意保值问题,以免丧失乐趣。
爱彼皇家橡树15500
最后是面子问题。
名表、奢侈品,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炫耀”需求。我最初慢慢淡化了其他爱好,开始对名表发生兴趣,就是因为一开始觉得戴名表很有面子,很牛气。但随着买的表越来越多,反而心里发生了改变,开始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名表是很私人的东西,主要是自己欣赏。
万国大飞万年历
公价几万到20万的手表,是很大一部分人的选择范围。大部分人戴的名表,在价格区间和档次上,比较类似。有人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如果想要拉开差距,直接买公价30万以上的手表。我觉得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想一想发现,30万以上的表在手表上拉开了差距,那么是不是也要买300万以上的车,3000万以上的房子,在车子、房子上拉开差距呢?
我现在感到,买表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开车出门,谁都看不到你戴的手表;走在大街上,路人也不会跑过来看你的手表;到了公司,都是熟悉的人,戴什么表都习以为常了。最多的还是自己欣赏,自我满足。
江诗丹顿双重芯率万年历
网络上的“鄙视链”无处不在,经常看到Panamera算不算豪车?开奔驰S会不会被瞧不起?开C级是不是代表没钱?等争论。网路环境浮躁,如果总是跟别人比,那么永远比不完。所以买表就买自己喜欢的,其他的不用考虑太多,自己开心就OK了。(图/文 腕表 炎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