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腕表 >“真秒“的历史真相——独立计时机制的鼻祖

“真秒“的历史真相——独立计时机制的鼻祖

2022-04-15 15:49:48

[ 钟表文化] 今年的”钟表与奇迹“亚洲高级钟表展(WatchesWonders)结束没多久,各家媒体对此已从多方面包括工艺、设计、技术、产品、市场等等角度做了全面的解读,然而,其中的一个小品类,却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那就是”真秒“(为便于理解,下文使用跳秒来描述)。大家都知道的是,积家(Jaeger-LeCoultre)地球物理天文台系列出了两款跳秒腕表——“真秒”和世界时间腕表,但纵观今年的三届展会,实际上今年出的跳秒腕表比往年要多的多,只是因为大众熟知的牌子出的少罢了。

“真秒“的历史真相——独立计时机制的鼻祖

什么是跳秒?

跳秒一词可能是直译自它的英文名“Jumping Second”,很多地方也称之为“Dead Beat Seconds”、“True- Beat”、“Dead Seconds”等。跳秒最大的特点,就是盘面秒针一秒一跳,而不是传统的连续性“扫秒”,由于和石英表的走秒样式非常相似,因而两者容易让人混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1675年前后,天文学家Richard Towneley发明过一种擒纵系统,也是Deadbeat类型,但和此跳秒有本质上的区别。

“真秒“的历史真相——独立计时机制的鼻祖

跳秒虽然是一项特殊的功能,在很多典籍中甚至将之归为复杂功能,这是由于内部机制的不同而概述的。跳秒很有赏玩之趣,但并不实用,通俗一点来说,它只是将秒针换个法子走而已。可很多表友并不清楚的是,它和如今最为常见的复杂功能——计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在历史上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品牌依然非常乐意将之拿出来再次创新。

跳秒从何而来?

现代计时表的鼻祖,始于1816年Louis Moinet发明的计时器,1821年诞生了大家耳熟能详,由Nicolas Mathieu Rieussec先生特为路易十八皇帝看赛马而发明的计时器。然而,计时的机械结构,其实可以追溯到更久远,1720,著名的英国钟表师George Graham发明了一个带摆的装置,可以显示秒钟,并且将一秒切分为四份(即一秒四跳)。

“真秒“的历史真相——独立计时机制的鼻祖

Graham 1720年代中期陀飞轮怀表

18世纪后半叶,独立驱动的秒针出现并安装到了怀表之中(在此之前,大多数表由于精度问题都只有两针显示),钟表师将此用到了自己的机芯之中,用以短暂的记录时间,但并没有办法人工停止计时,只能随其自然停止。1776年,日内瓦的Jean-Moïse Pouzait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种独立于驱动时针和分针的传动轮系的秒针系统,它可以随心所欲的启动和停止,这就是最初的完整的跳秒系统。然而,钟表师们注意到,它无法归零,直到19世纪,归零功能的发明,真正意义上的计时表得以问世。

到了19世纪,跳秒结构日渐成熟,逐渐衍生出三种不同的跳秒机制:

第一种系统,是增加附加的小齿轮,这个齿轮和主发条相连,由一根游丝牵动。这种独立的跳秒系统,优势在于不影响主传动轮系的运行,从而不会影响到走时精准度,同时可以随时启停。

第二种系统,就是在擒纵轮旁衍生出一个秒轮,此秒轮有游丝牵制,共60个齿,由于此秒轮和擒纵轮直接相连,所以这种系统对走时精度影响很大。

第三种系统,就是所谓的“单频擒纵”,该擒纵系统为了每秒钟前进一次实现跳秒,会特意”等待“摆轮运行两个周期,然后推进。

19世纪前半叶,机械时计尤其是怀表,因本身技术和工艺尚缺,复杂功能更是少之又少,因而跳秒多数只是单独出现。到了后半叶,随着很多复杂功能的研发和实现,跳秒时常也会和其他机制相结合。不包括如今可能还存在的极少数“隐藏”表款,19世纪后期Louis Audemars、积家等一批著名表厂曾生产过大复杂功能跳秒怀表,同时也有一些品牌,出过一些并不是很复杂的跳秒怀表,比如Henry Moser、百达翡丽、朗格、江诗丹顿等。

19世纪末积家大复杂跳秒怀表

所以,机械计时表最核心的机构,实际上是机芯中独立的一套秒轮系,而这一种想法,恰恰是衍生自跳秒这项看似毫无实际用处的功能,因此,跳秒表被认为是现代机械计时表的先驱。百达翡丽曾做过品牌计时表发展史的展览,其中就有19世纪时品牌生产的跳秒怀表。

百达翡丽19世纪下半叶中期的跳秒怀表PPM 1224

20世纪初,手表逐渐被认可,并基于战争的推动,手表慢慢取代了19世纪时怀表的市场主导位置,由于尺寸的变小,就要求机芯和机械结构都要变小,随之而来的就是精准度、部件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此时受限于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成熟,复杂功能并未能在手表上实现。直到20世纪中期,工业化水平的迅速发展,除了计时、自动上弦、陀飞轮等复杂功能之外,跳秒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并装进了狭小的手表机芯之中。

搭载Chezard 115系机芯的Moser腕表

Chezard,一家瑞士著名的机芯厂,应该是跳秒应用到手表中最早的厂家之一,其研发的Chezard 115机芯,是一款不带停秒结构的跳秒机芯,之后发展出了带停秒的Chezard 116和昼夜显示的Chezard 117机芯,以及不同于115的7400机芯(7402为带日历版本)。Chezard 115跳秒机芯的面世,受到了很多品牌的喜爱,其中包括Candino、Doxa、Moser、Rogers、Werba等等。正是受到Chezard机芯的启发,欧米茄、劳力士随后便自行研发了跳秒机芯,也引出了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

欧米茄372机芯跳秒腕表

1952年,欧米茄生产了一批通过五方位校准和温差测试的Calibre 372型机芯跳秒腕表(Synchro Beat),专售于美国市场,根据当时的宣传海报,售价为375美元。此腕表生产了2年还是4年说法不一,公开的资料显示这批机芯生产了1000枚,而真正留在市场上的却仅有17枚,一位海外的资深收藏家指出该款表曾于1954年之后从市场中召回,原因是欧米茄认为该机芯太脆弱,不符合品牌市售腕表的标准,但市场存量远不止17枚,为此,古董表收藏界还对此做过不少争论。欧米茄都没有将此腕表或者机芯在博物馆中展出,其博物馆的Jean Luc Miranda曾言这是欧米茄的败笔。

劳力士6556”True-Beat“腕表

有趣的是,劳力士在紧随其后的1954年推出了品牌第一只带有跳秒功能的腕表型号,Ref.6556,这是一个十分罕见的表款型号,根据目前的拍卖纪录显示,现存的 Ref.6556生产年份集中在1955年和1956年,也曾出现1964年出厂的Ref.6556。该型号是劳力士“True-beat”的总称,实际上有很多种盘面,“True-beat”字样也有在12点位和6点位两种,还有劳力士为蒂芙尼生产的跳秒腕表,更是罕见。该型号的腕表,统一搭载了基于声名赫赫的Calibre 1030机芯改良的Calibre 1040自动机芯,也是第一只带跳秒功能的自动上弦机芯,但在当时,同样没有多成功,以至于知道的人并不多。

万国工程师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

之后没多久,便爆发了“石英危机”,很多机芯厂要么倒闭,要么被吞并,瑞士品牌也是自顾不暇,机械跳秒也就沉寂了很长时间。上世纪90年代剧烈的瑞士制表品牌阵营之争,逐渐显现出现代集团化的制表格局,市场终于以新的平衡回稳,很多曾经几近消失的机制,也被一一发掘使用。跳秒也被重新启用,尤其是近5年,跳秒功能腕表频频出现,让这项曾经的复杂功能,再次有机会让爱表之人一睹其风采,同时借助如今更为成熟的微机械工程、CNC数控机床、CAD设计等,让这项功能得以更加神奇而有趣的呈现出来。 (图/文吴一冰)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男士风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