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知是山寨,人们为什么喜爱逛日本十元店
中国的十元店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名创优品十元店了,他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制造,但是所有包装都是日系包装,让人感觉嫣然是日本货。我们中国人对日本虽然感冒。但是总觉得日货就是质量好,精致。难怪国人千里迢迢跑日本买个马桶盖,电饭锅等。
上周,一个有关“无印良品”的新闻把很多人都搞糊涂了。
11日,北京高院判令日本良品计画、上海无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无印良品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就是说,日本MUJI以后无权在家纺、毛巾类的商品上标注“无印良品”的商标。
目前某宝的MUJI官方旗舰店中,大量商品描述中的“无印良品”字样已被去除,日本良品计画也就此作出了声明。
身边很多小伙伴都在感慨“李逵输给了李鬼”。毕竟在大多数人心中,MUJI才是“正统”的无印良品。
但也有人惊呼:“什么?我家门口的那个无印良品居然是个国产店?”
日本的MUJI和北京无印良品,单从装修外观来看的确很难分辨
其实,让人难以分辨的何止“無印良品”和“无印良品”,每个人在逛街的时候都一定看到过类似的商店:
名字一般是四个字,Logo通常是红底“田字格”;店铺的装修以白、灰和木色为主,通常会挂上带有日语的横幅和价签;卖的东西也很杂,包括化妆品、文具、小饰品收纳用品等。
看着有些MUJI风吧,但是店铺的面积不大、整体风格却又透出一种微妙的廉价感。与之相配的则是商品的价格。在这些店铺里,有5块钱的分装瓶、10块钱的香水、19块钱的帆布包。
尽管店名千差万别,生意往往都很不错。店内从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花个几块钱都要排上半天的队。
为啥这些商店热衷于把自己包装成低配版MUJI?而消费者明知这些产品都是“低仿货”,想走进店里的心为什么又拦都拦不住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很多消费者心里,日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优质”。而这些店打着“日本制造”的幌子,确实唬住了很多人。
MUJI风的杂货店流行之初,常规操作就是通过在官方介绍和广告宣传中刻意引导,把自己包装成日本品牌。
比如现在广为人知的名创优品,就直截了当地将“日本进口、低价优质”作为核心卖点,直接标明在货架上。
Logo类似优衣库,商品包装模仿MUJI,并且大量使用日文,以强化自己的“日本血统”。
无论是零食还是化妆品,都能看出明显MUJI的痕迹
还在官网上还刻意突出了一位叫做“三宅顺也”的日本设计师,并将他奉为自家理念的发起人。
在官网上,这位日本设计师的名字甚至还排在CEO的前面
这些包装很容易让消费者相信这是家日本商店,但事实上,名创优品的注册地在广州,而CEO也是个中国人。
而当大家终于发现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国产品牌后,消费习惯已经养成。反正东西用着还凑合,也就对山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样的策略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在短短几年里,它不仅在国内遍地开花,还远销韩国、澳大利亚,甚至把广告打进了韩剧里。
说真的,看到这一幕我都惊了
看到了名创优品的成功案例,更多商家也打起了“出口转内销”的主意。随着北欧风的流行,商场了除了日本制造,又多了不少“瑞典制造”。
最近同事在逛商场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家名叫NōME的店,它长这样:
这家店从内部装修风格来看跟宜家很类似,还在店里像模像样地摆出了几位瑞士设计师的照片。在网上的宣传稿中,这家店也称自己是个“来自瑞典的家居设计店”。
不过如果你仔细阅读NōME官网上的公司介绍会发现,这家店的注册地依然在广州,创始人也毫无意外是个中国人。所谓的“瑞典总部”其实是设计研发中心,由“瑞典独立设计师及合作设计师”组成。
然而从店里的商品来看,瑞典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基本上是这样的:化妆品包装学MUJI,电子产品外观学Apple,服饰设计学Zara之类的快时尚品牌。
就这瓶子,我真的看不出这跟MUJI有什么不同
更好笑的是,名创优品也推出了一个叫NOME的品牌,两家店除了在商标上差了那么一个“横”之外,从装修到商品都几乎一模一样,连“总部”都同样设在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去年,两个公司还就谁是“正版”打过一场官司。
商场里的店铺只是冰山一角。主打日式、北欧极简风的网店更是层出不穷。在某宝上搜索“无印良品”,你会找到几百家店铺,包括家具店、文具店、家纺店……
从店铺设计到商品,都以黑白、木色、格纹为主,全都号称是“日系性冷淡风"。
仔细看来,这些商品都是对MUJI、宜家的模仿,只不过有些是相对注重质量和品牌的“高仿”,有些则是走廉价路线的“低仿”。
然而,经过大众传媒这些年来坚持不懈的科普,现在很少会有人相信这些品牌真的有什么“外国血统”,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去买呢?
|